1月5日至6日,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、中国轻工业食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、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三届“食品、轻工与医药化工”学科高端论坛在南京召开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化学科学部化学科学五处处长张国俊,江苏省科技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刘波,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、石碧、谢剑平、陈坚、郑裕国、陈卫、任发政、单杨、王双飞、黄和,全国30多所高校院所,院科研处、加工所、质量安全所等200多名专家学者、科研人员和相关代表参加会议。开幕式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、党委委员王冉主持。
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、党委委员黄俊致欢迎辞,他向参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欢迎。黄俊指出,近年来我院紧扣乡村振兴科技需求,夯实农产品加工、食品营养与安全领域的学科底盘,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都取得良好进展。我院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,认真学习,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和产业服务能力。
刘波表示论坛的举办恰逢其时。江苏省位处国家科技创新第一方阵,“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”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的殷切期盼。借助本次活动,将有效促进江苏在食品、轻工与医药化工领域的科技进步,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。
大会主席孙宝国院士强调,食品、轻工与医药化工是实现科技强国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,三者协同并进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。他期望通过本次论坛,各位专家学者跨越学科壁垒,研讨前沿热点,分享最新成果,共同推动化工学科蓬勃发展。
张国俊详细介绍了“食品、轻工与医药化工”交叉学科的发展由来,他希望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,要始终围绕国家“四个面向”战略,不忘化工学科初心,为我国化工学科注入新活力与新动能。
石碧院士、谢剑平院士、陈坚院士、郑裕国院士、黄和院士、任发政院士分别做了《无鞣剂制革—探索与期望》《风味释放影响因素与调控》《食品生物合成:机遇与挑战》《医药化工的创新发展》《合成生物学推动发酵产业变革 驱动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》《营养与衰老》的主旨报告,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学科前沿尖端热点和未来发展态势。此外,10余位行业领军专家也对最新研究进展做了汇报。
通过研讨,与会专家一致认为: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,学科交叉加速融合,新兴学科不断涌现,前沿领域持续延伸;食品、轻工与医药化工产业间的技术边界愈发重叠,要以国家需求和产业需要为导向,围绕产业技术难题倒逼机理机制研究,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,驱动相关产业迭代发展。
中国农业大学江正强教授致闭幕辞,他感谢各位专家的悉心指导,期望大家共同推进化工学科的高位发展。
主旨报告和研讨环节分别由孙宝国院士、陈卫院士、单杨院士、王双飞院士、黄和院士主持。
在谋划“十五五”科技布局前夕,召开此次论坛意义重大。不仅彰显了我院农产品加工、食品营养与安全学科的学界影响力,准确把握今后学科建设的发展路径,更为聚力推进相关领域的协同创新达成了共鸣共识。在“四个面向”的时代背景下,农产品加工、食品营养与安全学科将通过优化调整科技创新方向,全力构建“基础研究+技术改造+成果孵化+人才支撑”全过程创新生态链,加强高水平科技成果供给,推动科技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,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有力支撑。
论坛会场
王冉副院长主持开幕式
黄俊副院长致辞
刘波副厅长致辞
孙宝国院士致辞
张国俊处长致辞
石碧院士做主旨报告
谢剑平院士做主旨报告
陈坚院士做主旨报告
郑裕国院士做主旨报告
黄和院士做主旨报告
任发政院士做主旨报告
陈卫院士主持论坛
单杨院士主持论坛
王双飞院士主持论坛
江正强教授致闭幕辞
大会合影